活動與新聞 > 新聞
"A nation's culture resides in the hearts and in the soul of its people"
-Mahatma Ghandi
「商周青銅器暨鑄造工藝研究」學術研討會
2016年11月4日至5日

2016年11月4日至5日

第四組會議討論由香港中文大學黎婉欣教授主持。主要演講者及演講題目如下:
- 《商代晚期 – 西周早期金屬花在青銅鼎鑄造中的應用》
演講者:上海博物館研究員 廉海萍
- 《鄭州商城鑄銅遺址出土陶範的再觀察》
演講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楊樹剛
-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陶範的礦物成分分析》
演講者:多倫多大學博士研究生 程文尹
- 《桐柏月河墓地銅器鑄造工藝研究》
演講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樊溫泉
- 《戰國時期的錯金,銀的青銅器:藝術風格與技術的創造》
演講者: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教授 杜德蘭 (Alain Thote)
- 《模文,補鑄,列器:淺談商,西周時期模範的多次利用》
演講者:近藤晴香博士
- 《生產流動與技術下移 – 從西周時期範鑄發現談起》
演講者:中國社會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常懷穎
- 《楚式鼎的鑄造工藝研究》
演講者:重慶師範大學教授 袁艷玲
- 《商周陶範技術之延續與影響:以西漢邰城鑄鐵作坊為例》
演講者: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林永昌
在兩天的研討會議當中不單講者的內容十分豐富,而且在討論時間中講者們和聽眾反應熱烈,達到學術交流的效果。其中丹羽崇史先生更專程從日本帶來他們在研究中製造出來的復原青銅器附件,引起其他學者的興趣,場面熱鬧。 這次「商周青銅器暨鑄造工藝研究」會議中,講者們的精彩演講和熱烈的討論交流也豐富大家對商周青銅器的認識和推動了對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對往後的研究發展有重大的意義。會議能夠完滿的結束有賴各方參與與支持,感謝特別從不同地方來到香港出席演講的學者和參加這次會議的所有聽眾,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夠有機會再眾首一堂,讓更多人能得知發掘研究的成果和促進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同時,為了延續這個有意義的研討會,我們會把會議的資料整合起來,把會議講者的研究成果出版有關商周銅器鑄造工藝的論文集,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和認識得到,把知識繼續傳播下去。
頁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