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真樓
圖書館 >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Study the past if you would define the future"
-Confucius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由我國經學﹑史學﹑文學﹑文字學﹑目錄學﹑方志學等等專家,於1931年至1945年編修。此書是自乾隆《四庫全書》編修以後又一部重要的大型書目,共收入古籍3萬多種。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受時代及條件所限,存在不少缺失,而乾隆至清亡這段時間內,學者們著述甚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已經無法滿足時人需要,續修的建議甚囂塵上。

1900年八國聯軍,清政府戰敗,簽下辛丑條約,連利息近10億兩。及後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美國率先返還部份賠款用作文化建設。

其後不少西方列強效法美國返還庚款,而從1923年開始,日本眾議院和上議院通過了所謂《日本對華文化事業特別會計法》,及後中日雙方在此基礎上先後簽定《汪公使與出淵局長瞭解事項覺書》和《芳澤公使與沈外長換文》。在這三個文件的規定下,確立了日後《續修提要》的經費來源。

1927年,"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成立,由柯紹忞任總裁,以日本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為經費,先後纂修《續修提要》。具體工作是搜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失收之書,以及乾隆至清亡名人之著作。

1935年後,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曾陸續將提要原稿打印分送給日本"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前身)。隨著日本在華發動侵略戰爭,中方分送了一萬零八十餘種書目提要後便中止。台灣商務印書館曾於1972年以此為基礎整理出版,然而非原稿,而且錯誤較多,價值大打折扣。

抗戰勝利後,原稿件及有關圖書檔案,由中方代表沈兼士接收,1949年後歸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續修提要》由立項開始,幾經波折,未能正式出版,部份打印本﹑剪貼本﹑稿本更曾散落民間,此2冊即為當時的打印本,屬於四庫分類中的"集部",上冊首頁上書"二十七年三月份",應為民國二十七年,即1938年,疑為交件日期。

由於《續修提要》未曾出版發行,此類打印本學術研究價值極高,應為定稿前之物。

古籍的聚散與國家社會的安定有密切關係,清末民初的時局動盪,列強侵略,我國的文物古籍失佚遠超歷代,後人當以史為鑑。

其他承真樓圖書館藏書:
乾嘉考據學 — 孫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