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真樓
活動與新聞 > 新聞
"A nation's culture resides in the hearts and in the soul of its people"
-Mahatma Ghandi
山東省重要文化遺產保護
2019年4月10日




今年四月九日,香港承真樓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創始人蔣靄玲帶領了研究中心部份成員參觀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見蔣女士和她所帶領的成員是研究所所長鄭同修先生和研究所資深學者高明奎先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座落在一所建於民初時期的中國傳統古建築,原址是慈善機構萬字會的總部,現被列為受保護遺產建築物。這座建築物不單保存完整,外貌極壯觀,內裡園景亦優雅非常。香港承真樓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這次非正式會議帶來豐富的成效給與這兩組織機會討論了多方面的合作空間。

會議完畢後,研究院還為香港訪問團安排參觀了一位於定陶縣靈聖湖附近的西漢墓考古遺址。這遺址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黃腸題湊"規格墓葬保存最完好和最大型的,考古員從2010年10月開始在這個地點進行了救援挖掘。雖然它基本上沒有埋葬物品,但墓葬結構本身極龐大。更重要的是牆壁,地板和天花板都是用黃柏木或楠木樹心材堆疊 - 估計總共超過2200立方米的木材。"黃腸題湊"式墓葬規格最早出現在東周,一直延伸到漢代。這規格的墓基本是木製複合體系 - 房間複雜佈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但其基本特徵是使用柏樹心材,並將它們水平堆疊,其堆疊的兩端形成牆面。雖然墳墓本身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明確地識別墳墓的主人,但歷史記錄和其他文獻和考古資料足夠證明該墓是哀帝的母親丁太后。香港承真樓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的成員感到很榮幸有機會參觀該遺址,更期待遺址博物館計劃完成向公眾開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