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至7日,承真樓、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文化學士課程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文化研討會 – 商代古城與大遺址保護研討會已完滿結束。來自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漢大學、九州大學、鄭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盧森堡國家中央考古研究院、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科學研究所、以色列考古研究所、香港考古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等十六個單位的學者分別做了二十二個主題演講。
研討會吸引不少人專程前來旁聽,講者、學生及聽眾濟濟一堂,一同參與這次機會難得的學術盛會。11月6日上午的開幕儀式由前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劉海旺院長、承真樓總監蔣靄玲女士和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致歡迎辭,並贈送紀念品予講者及拍照。是次研討會能向外界展示現時商史研究中的發展概況,同時亦能打造一個平台讓學者們就大遺址如何保護、展示和與經濟發展並存等問題進行交流,一同推動考古與保育的發展,引起更多人關注與留意。
研討會議分為三個大題目,分別是商代遺址的發展與研究、商代考古研究和考古遺址保護的理論和實踐依次序進行。
第一節會議討論由香港中文大學的黎婉欣教授作主持,主要演講者及演講內容簡單介紹如下:
1. 《山東定陶十里鋪夏商城遺址及其初步研究》
演講者: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高明奎先生
高明奎先生為我們介紹了山東定陶十里鋪遺址的發掘情況。這個遺址屬於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夏商周時期有持續發展的一個遺址群,亦是夏商時期的一個區址性政治實體。老師在演講中為我們介紹了該遺址的重要出土文物和未來保育方向,讓我們對山東省考古有進一步的認識。
2. 《偃師商城的發現與研究》
演講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谷飛先生
谷飛先生向我們介紹偃師商城遺址的發掘情況和研究成果,包括初步確認了宮城的佈局和建築次序和經過多年發掘和複查後能夠有更多證據修正部分舊有的認識。由於偃師商城遺址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商代都城遺址,是研究夏商文化的重要界標。
3. 《鄭州商城近年考古發現與研究》
演講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楊樹剛副教授
楊副教授為我們介紹了近年鄭州商城的考古發現,包括正興商務大廈等四項項目。在考古過程中利用了不同的科技,包括三維影像圖和考古地理信息系統,使發掘過程更科學。另外老師亦為我們介紹了鄭州商城遺址公園的規劃圖和未來的保育方案。
4. 《鄭州東趙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匯報》
演講者: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顧萬發博士
顧博士為我們簡介了鄭州東趙遺址的考古工作。為探討「中原腹心地區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的課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續對東趙遺址進行田野工作,包括考古口述史調查,全覆盖式勘探和虛擬功能區復原研究等工作,最後老師亦向我們介紹了在東趙遺址的公眾考古學工作,包括邀請學生體驗考古工作和製作宣傳影片等。